Make HKONLINE Your Homepage!      |     Investment?! HKONLINE now!  
   
   
昨天送出金幣: | 過去三十天送出金幣: 10
Username: Password:
New Registration?
Forgot Password?
 
 
  *會員上載財經訊息與其它會員公眾分享討論
 
  2016-05-24
 

 

(註)會員上載有價值財經訊息並同意以下條款:

1. 如非會員創作,須註明出處。本網站有權與訊息原出處及原創者核實且獲授權才會在網站發佈。
2. 如屬會員創作,本網站有權作適當增減、棄用或刪改後再上載網站供其它會員及公眾參考。
3. 本網站有權根據自行判斷及情況需要,將訊息編排往網站認為適當的題目位置。
 

 

 

韓會師:央行遭遇逼宮 將放任人民幣貶值?   

20160524 21:27
來源:鳳凰財經

作者: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 韓會師 來源:解局北京

今天(524日)一則《華爾街日報》的簡短報導在各類互聯網平臺刷屏,筆者本來沒放心上,但從早晨到下午,不斷有朋友問筆者如何看待這個報導,甚至有人詢問這是否透露著某種政策暗示,令筆者覺得有必要對這個報導進行一點剖析。

報導的原文看似簡短,但其字裡行間蘊含的意思卻十分豐富。原文如下:

《華爾街日報》援引會議紀要稱,在3月份的一次閉門會議上,一些經濟學家和銀行界人士要求中國央行停止對抗市場並允許人民幣貶值,一名未具名央行官員則表示第一要務是維持穩定;據接近中國央行的人士透露,14日,央行非公開地摒棄了市場化機制;這一轉變未曾公佈,但央行再次回到了根據當局意願調整人民幣中間價的老路上。據接近央行人士透露,央行在確定每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時,不斷在兌美元匯率和兌一籃子匯率之間轉換,以此引導每日人民幣走向;央行新聞處未回復《華爾街日報》的置評請求。

來詢問筆者的朋友們主要集中於以下問題:

一、文中提到“經濟學家和銀行界人士要求中國央行停止對抗市場並允許人民幣貶值”,這是不是說理論界和實務界,特別是銀行體系集體反對目前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是不是央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很可能還會放任人民幣貶值?

二、“接近央行人士”說的“14日央行非公開地摒棄了市場化機制”究竟是什麼意思?

三、“央行新聞處未回復《華爾街日報》的置評請求”是不是意味著央行心虛,所以不敢回應。

四、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出現階段性的貶值,這個報導現在被拋出來是不是在為進一步的大幅貶值做輿論準備。

這篇《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從內容來說完全是轉述的內容,可能談不上報紙本身存在什麼立場,但“接近央行人士”的表態的確存在一些很不專業的地方。對於上述問題的提出,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定價機制的不熟悉,所以才有了不該有的憂慮情緒。

首先,閉門會議並不神秘。

報導中的“閉門會議”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研討模式,每年都要不定期舉行很多場,筆者參加過多次,會議本身更像一場沙龍,參會人員少則十幾人,多則數十人,多數屬於非正式會議,不用打領帶的,會議發言一般也不對外公佈。參會人員的發言一般只代表個人意見,與所在機構關係不大。

就人民幣匯率政策而言,起碼筆者參加的歷次會議上,非央行的與會人員從來沒有達成過一致意見。無論是“人民幣是否應該貶值”這種方向性的問題,還是“人民幣貶值多大才合適”這類技術問題,從來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經濟學發展到今天,經濟學家們對“理性人”、“有效市場”這些基礎性的問題都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何況匯率政策這種複雜的、實務操作性很強的問題呢。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華爾街報導》裡面使用的是“一些經濟學家和銀行界人士”這種表述,因為肯定不是參會人員的一致意見。只是媒體特意強調了一下“一些人”的態度而已,至於為什麼強調“這些人”而不是持不同意見的“其他人”的意見,很可能是由於“這些人”的意見更容易吸引大眾眼球。

其次,“接近央行人士”和央行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

“接近央行人士”的範疇可以無限寬廣,他既可以是央行官員的博士生導師,也可以是經常採訪央行官員的記者,還可以是人民銀行門口執勤的武警,甚至是負責給周小川行長打掃辦公室的保潔大爺,所以這種人士的表態一般可以不聽,因為沒人對這些話負責,不用負責當然可以信口開河。

我們再看“接近央行人士”的具體表態,也有不少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位人士說“14日,央行非公開地摒棄了市場化機制”。那麼14日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14日是新年第一個交易日,當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5032,比2015年的收盤價低開96個基點,中間價的低開帶動即期匯率大幅貶值,人民幣當日最低觸及6.5381,比2015年收盤價下跌445個基點。但請注意,201512月和20161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即期+遠期)分別高達965883億美元,如此巨大的逆差壓力下,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似乎應該是“順應市場化機制的”,而不是“摒棄市場化機制”。所以筆者有點糊塗,這位人士眼中的“市場化機制”是什麼意思。

第二個問題:這位元人士說“央行再次回到了根據當局意願調整人民幣中間價的老路上”。這明顯過於貶低央行和商業銀行的報價員了。

現在每一天人民幣做市銀行都要向央行報送人民幣中間價的參考報價,報價依據則是央行規定的“參考一籃子貨幣”+“參考收盤價”的雙參考原則。這位人士的意思明顯是說,各家做市銀行的報價根本沒用,央行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制定人民幣中間價。但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似乎接近央行的這位人士說了不算,只有各大做市銀行的報價員說了才算。

根據筆者的調查,多家銀行給央行報送的參考報價和央行公佈的中間價差距並不大,這似乎說明央行的中間價報價是越來越透明了,而不是越來越暗箱操作。不知道這位人士是否向做市銀行進行過實地的調查。筆者在微信文章裡面也多次提前12個小時以上測算央行第二天的中間價,至少在連續6次的測算中,筆者測算的報價和央行最終的中間價保持了變化方向上100%的一致,具體點位的差距也基本控制在了30個基點以內。這說明中間價的報價絕對是有章可循的,不是隨意拍腦袋拍出來的。

第三個問題:這位人士說“央行在確定每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時,不斷在兌美元匯率和兌一籃子匯率之間轉換”,所以他得出了央行在操控人民幣的結論。這個錯誤犯得著實有些過於離譜。

各家銀行在給央行進行報價時,首先需要根據上一交易日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變化情況,計算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需要變動的幅度,然後再把計算得出的變動幅度和上一日的收盤價進行加總,才能得出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並報送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在上述計算過程中,籃子貨幣的作用在於確定匯率的變化幅度,一旦幅度確定之後,決定第二天中間價的主要元素就變成了“收盤價”,而收盤價是受國內市場供求關係影響的,因此最後報送給央行的人民幣中間價根本不可能確保人民幣對“一貨幣籃子”始終保持穩定,如果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偶爾在一段時間內比較穩定,那也是碰巧撞上的結果。所以不存在這位人士所說的“央行不斷在兌美元匯率和兌一籃子匯率之間轉換”,以引導人民幣走向的問題。

就拿今天的市場資料舉例,今天下午人民幣收盤價為6.5567,假如今晚國際市場美元維持今天白天的升值行情,美元指數收盤價達到6.42以上的水準,那麼明天人民銀行中間價就很可能開在6.5600上方。

如果今晚美元指數回落至95.2左右,也就是與昨日收盤價差不多的水準,那麼明日央行中間價就很可能開在6.5500附近,或者略高於6.5500的價位。

如果今晚美元指數不上不下,收盤在95.30附近。明天央行中間價就很可能開在6.5550附近,上下誤差可能在20個基點左右。

簡單點說,只要今晚美元指數不下跌,明天中間價逼近或突破6.5500是大概率事件,即期匯率在6.55左右晃悠也是大概率事件。

總結一下: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應該確有其事,但就事論事,文中所引述的與會人士和“接近央行人士”的表態並不專業,可能也談不上客觀。只不過文中各類“人士”的在3月份發表的觀點和目前的人民幣貶值行情恰好比較吸引市場關注,所以給不少朋友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如果央行新聞處對於這些帶有捕風捉影嫌疑的文字都要一一回應的話,估計新聞處那幾位工作人員早就過勞死了。

正如筆者前文所言,根據目前的人民幣定價機制,目前人民幣的走勢是可預期的,其貶值行情是在美元強勢背景下的正常反應,談不上央行的陰謀。所以即使明天中間價繼續貶值,甚至再創新低,您也別覺得奇怪。

很久沒有寫這麼長的文字了,真累。希望對各位老朋友有所幫助

 

 
 
 
 暫無留言!
 
 

您尚未登錄,因此不能發表留言!
按此登錄
   
 
 
  Home  |  36th Street  |  39th Street  |  Channel 881  |  Channel 921  |  HKOL Club  |  DR Wealth  |  About and Contact Us

HK Online Site Terms
Copyright reserved by HK Online